招转培违法吗 招转培现在违法吗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09-06
招转培违法。招转培,即“招聘转培训”,以“面试”为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际上是为了诱导求职者参加培训。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具体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履行定金罚则;其它救济措施。
学生实习交岗前培训费合法吗?
在实践中如果对学习生进行的培训是专项培训,如果用人单位与实习生就专项培训费用订立相关的协议,对培训费用进行约定的,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就培训费用要求实习生承担。所以与实习生协商是可以收取适当培训费用的,未经实习生同意收费是不合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

劳务合同纠纷属于什么纠纷
一般情况下,民事案由中规定的劳务合同是指劳务提供人与劳务接受人依照法律规定签订协议,劳务提供人向接受人提供劳务活动,接受人向提供人支付劳动报酬的合同。劳务合同纠纷即为以一方当事人提供劳务为合同标的,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劳务关系发生的纠纷。
45254人阅读2023-09-27

劳动纠纷可以直接诉讼吗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必须首先在纠纷发生后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应当在收到仲裁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得直接提起诉讼。
46939人阅读2023-09-26

公司注销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在劳动争议中,如果公司注销,劳动仲裁申请人可以要求仲裁庭出具仲裁结果,并将变更的诉讼对象向法院起诉,向相关组织或个人追讨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的主体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如果企业在劳动争议过程中已经进入清算阶段,则劳动者应将清算组作为争议的主体。
39309人阅读2023-09-22

劳动合同的纠纷诉讼时效最长多久
在劳动争议中,如果在仲裁阶段无法有效解决,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劳动纠纷也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为一年。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普通时效为三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
46223人阅读2023-09-19

劳务合同纠纷在哪里起诉
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条件之二是劳动者没有对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在单位所在地提起诉讼的话,那么应由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这起劳务合同纠纷诉讼。
22528人阅读2023-09-18

劳动纠纷起诉法院多久能受理
劳动纠纷起诉到法院多久开始审理法律没有规定,但是法律规定了受理劳动纠纷案件后到审结的具体时间,劳动纠纷一旦在法院受理后,只要符合立案条件,通常会在7天内被立案受理。然而,目前采用的是立案登记制度,具体时间也取决于法院案件的数量和办案效率。
60068人阅读2023-09-15

劳动争议时效是否可以中断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其中普通时效为两年。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劳动争议时效是可以中断的,一旦发生中断,时效将重新开始计算。例如,当出现不可抗力等情况时,劳动争议时效会中断。
20244人阅读2023-09-14

劳动合同纠纷能提起诉讼吗
依据我国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遇到与组织的劳动合同纠纷,无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相反,有必要首先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获得仲裁裁决后,如果对仲裁决定不满意,可以继续向法院提起诉讼。
50313人阅读2023-09-12

劳动争议时效期间有多久
一般情况下,在劳动争议中,提起诉讼的时间通常限制为十五天,从当事人收到仲裁决定之日起算。相反,仲裁程序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一年,从当事人意识到或理应合理地意识到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47449人阅读2023-09-12

劳动纠纷起诉有效期多久
根据规定,提起劳动争议民事权利保护诉讼的期限为三年。但是,如果还有其他法律规定了不同的时间限制,则将遵循这些法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权利受到侵犯已超过二十年,法院将不提供保护。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权利持有人的请求决定延长期限。
21621人阅读2023-09-12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