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金能不能约定 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有效吗


劳动合同违约金能约定。但是只有法律规定的两种情形才可以约定违约金:
1、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
2、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这些规定有效地遏制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约定高额违约金,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1、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如标准工资是多少、有没有奖金、奖金是根据什么标准发放的等,这些数据一定要在合同中体现。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劳动者不符合招聘条件。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此外,工作的环境有毒有害,尤其是化学性的制革、制鞋行业企业,还有机械加工行业可能给工人带来的机械性伤害的工作环境,都要在合同中对环境危害可能造成的伤害明确表达出来。
7、社会保险约定。
8、不要签空白合同。空白合同是指企业为应付检查,拿出空白合同,先让劳动者签名、按手印,有的合同甚至没有盖章。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类合同是无效的。
9、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