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欺诈
消费欺诈,顾名思义,是存在于消费领域的欺诈行为。消费欺诈,是不法商人推销其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低劣手段,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从而攫取高额利润。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1、经营者行为包括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77900人阅读2022-09-06

价格欺诈行为名词解释
价格欺诈行为指经营者利用虚假信息或让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交易的行为。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1、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2、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6740人阅读2022-09-06

商家价格欺诈怎么赔偿
商家如果存在价格欺诈情形的,需要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给予惩罚性赔偿,赔偿的金额一般为,消费者消费金额的三倍,对于赔偿金在五百元以下的,商家要赔偿五百元。在我国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三倍赔偿是赔偿的最低限额。
6434人阅读2022-05-13

在我国超市价格欺诈如何投诉?
在我国超市受到价格欺诈可以先去找超市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直接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者向消费者协会、当地的物价局投诉。如果碰到“标低价卖高价”的事情,可以先收集、保留好证据,可使用手机的照相功能,拍摄超市的相关小广告、促销海报、上柜商品的标价牌等,并且保留好购物小票,再去投诉。
9997人阅读2022-05-12

欺诈行为如何认定
欺诈行为认定方法是:1、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2、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3、欺诈人有欺诈故意。4、欺诈违反法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5、被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当事人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6947人阅读2022-05-13

商家价格欺诈怎么赔偿消费者
面对商家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商家提出以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进行三倍赔偿,如果该金额不足500元的,需要增加到500元。如果消费者遭遇价格欺诈,可以通过直接拨打“12315”电话、网上留言、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物价部门投诉。
5083人阅读2022-05-13

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的区别
一般认为,第三人欺诈的情形下,受欺诈人是不能撤销合同的,法律优先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但若相对人知情,则受欺诈人可撤销合同。胁迫则不然,胁迫对人的自由意志形成和表达造成的损害远大于欺诈,法律对受胁迫人的保护也更为周全,无论是相对人胁迫还是第三人胁迫,无论相对人知情还是不知情,受胁迫人都可撤销合同。
5069人阅读2022-05-16

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哪些
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1、虚假标价。2、两套价格。3、欺骗性标价。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5、虚假折价。6、对处理品不标价。7、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8598人阅读2022-05-14

网购欺诈怎么赔偿
网购价格欺诈的赔偿标准是按照消费者支付的货款的三倍进行赔偿,增加赔偿以后的赔偿金额不够500元的,最低支付500元的赔偿金。意思就是价格欺诈适用于惩罚性赔偿,而且,商家也有义务无偿给消费者退货,网购可以直接通过网购平台维权。
7869人阅读2022-05-14

超市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超市买到假货,留好票据,可要求退一赔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9961人阅读2022-05-12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